中国各地:新扫帚扫除新疆根深蒂固的贫困状况
土无处不在。当Uroziali Harsiharbayi于2018年初首次来到新疆南部的Uzunerik村时,他的鞋子踏上大街时几乎被泥土掩埋了。Uzunerik村位于和田地区的Karakax县,这是一个贫困县,新疆贫困人口最多。由于耕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稀缺,当地人的谋生方式有限。2018年初,1900名村民中有60%以上生活在该国的贫困线以下。乌罗齐里·哈尔西哈尔巴伊(Uroziali Harsiharbayi)从地区首府乌鲁木齐受命带领该村在2018年摆脱贫困。他说:“这里的资源不能支持农业或畜牧业的大规模发展。我们必须从头开始,开辟一条新路。”剩下的唯一资源似乎是人力资源,因为很少有村民有稳定的工作。因此,他决定创办小型企业以保持其就业。在对当地杂货店进行调查之后,Uroziali Harsiharbayi在扫帚中发现了商机。他说:“霍坦靠近世界上第二大的不断变化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这对当地人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人们对扫帚的需求量很大。”Uroziali Harsiharbayi和一些村民成立了一个小作坊,并集资购买高粱秆和其他材料制作扫帚。但由于设计和功能不佳,该集团的第一批产品受到了好评。扫帚工厂负责人Memtimin Akh说:“这对我们是巨大的打击。我们已经准备放弃这项业务,并将扫帚变成牛饲料。”压力很大但并不畏惧,Uroziali Harsiharbayi坚持坚持扫帚业务。“这不仅是金钱问题,而且是士气。”然后,他咨询了中国其他地区的扫帚工厂,升级了扫帚制作机器,并参观了县内的杂货店以推广他们的新产品。他们的毅力得到了回报。这些扫帚成为和田市集的热销商品,首次亮相时卖出了1000余把扫帚,价格为20000元(约合2858美元)。Memtimin Akh说:“这个消息使村民们站了起来。他们终于看到了赚更多钱的途径。”现在,已经建立了一个占地超过1000平方米的大型扫帚工厂,为近100位居民提供了工作。工厂年销售收入已超过500万元。56岁的Mireximu Nizamidin是扫帚厂的一名工人。他和他的妻子曾经以草垫为生,一天辛苦工作后只能赚70元。现在,他可以赚到这个数字的两倍多,每天赚30把扫帚,每把可赚五元。在扫帚工厂工作了大约一年之后,米雷西穆·尼扎米丁(Mireximu Nizamidin)的家人在2019年摆脱了贫困。“我们去年购买了第一台冰箱和洗衣机,”他说。企业家精神已经超越了扫帚工厂。在扫帚生意成功的鼓舞下,许多村民参加了创业活动。现在,该村已建立了16家小型工厂,生产的产品从面粉到卫生纸和捕鼠器不等。这些工厂为当地村民创造了稳定的工作,并将该村的贫困率降低到约20%。Uroziali Harsiharbayi于7月初举办了该村的微型工业展览,以鼓励当地村民开拓新市场。Uroziali Harsiharbayi说:“企业家精神将帮助他们提高竞争优势并站稳脚跟。”
上一篇:综述:CBOT每周农业期货仍然波动 下一篇:索马里军队说逮捕了两名Shabab高级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