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焦:三十年来,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仍在改变生活
在一个下雨的下午,周雨梅陪同慈善家来到金寨希望小学,这是在希望工程下建造的中国第一所小学,为北京的免费夏令营寻找15名学生。为了确保贫困地区的学生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希望工程”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和中国青年发展基金会于1989年发起。金寨希望小学藏在深山里,于1990年5月19日在中国东部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成立。今年是学校成立30周年。该校教师余干37年说:“在建起两层楼之前,学校原先是在一个古老的祖堂里。”“当新学校准备就绪时,学生们大笑着冲入教室,兴奋地发现它可以通电。其中一些人不会从新的椅子和桌子上站起来。我写了很多东西那天,在新黑板上,比往常要多得多。”但是新学校的建设并不是万灵药。像1990年代的许多学生一样,周因贫困而不得不退学几次。金寨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也是红军主要分支的建立地。然而,它偏远的地理位置和恶劣的交通设施使它成为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现年36岁的周说:“由于家人负担不起学费,我必须在11岁时第一次退出学校。后来,我在一家餐馆找到了一份洗碗的工作。”大约一个月后,她接到学校的电话,被告知有人愿意付学费。那是一位来自中国南方广东省的企业家,他通过“希望工程”捐赠了400元人民币(约合56美元)给周。校长江淮说:“学校成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开始大量涌入,包括金钱,衣服和笔,书本等学校用品。”然而,即使有了希望工程的资金,周女士仍然“需要爬山去捡柴并卖掉以赚钱”,以继续接受教育。周说:“当时上学是一种奢侈。我们一家五口住在一个简陋的茅草小屋里,茅草小屋在雨天漏水。”在初中时,周某正要再次辍学,濒临灭绝的江苏省一名公务员伸出了援手。她说:“我给捐助者写了一封信,誓言永不退学,长大后还清。他还写信鼓励我。” “我们从未见过面,但他对我影响很大。”周最终于2002年高中毕业,毕业后去了上海。在尝试了各种工作之后,她终于在一家制造公司定居下来,并花了八年时间从装配线工人晋升为公司有史以来最快的副董事长。在工作之余,周是一名公益活动家。2016年,她放弃了工作,回到家乡专注于希望工程。她说:“小时候,我经常坐在山上望着远方,希望有一天我能出去。现在我的梦想成真了,但最终我决定回来。”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希望工程自成立以来已收到超过152亿元人民币的捐款,援助了近600万经济困难的学生,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20195所小学。至于周,自2016年以来,她的团队已经帮助了2,000多名孩子。她现在也是养女的母亲。在过去的30年中,有5400多名学生从金寨希望小学毕业,许多人从事过教师,医生和新闻工作者等职业。学校于2004年进行了翻新,现已发展成为一幢五层楼的现代建筑。她说:“如今,几乎没有孩子因为贫穷而辍学。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是给他们更多的照顾,给他们良好的教育和快乐的童年。”
上一篇:四川大学,牛津大学成立联合癌症研究中心 下一篇:葡萄园在意大利都灵的鸟瞰图